NEWS

资讯中心

云网要闻
袁洁:着力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0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书记、董事长

袁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及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其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深刻表明,工业互联网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工业互联网内在特点及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加快创新建设可用好用的工业互联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工业互联网迎来发展新机遇

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好、发展好工业互联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经济发展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已经形成并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面临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巨大挑战,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突出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传统制造业企业急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去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布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冲击。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上,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技术规律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经济时代,一切可数字化的事物将获得互联,数据、资源实现自由流动。互联网向产业领域、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联化深度拓展,这是新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要求。工业互联网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对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转型提质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过去一个时期,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创造出许多商机。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工业互联网通过发挥平台独特优势,在全力支撑防疫抗疫、畅通产业链价值链、服务复工复产、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彰显出重大战略与实践价值。但总体而言,相较于消费互联网平台,我国工业互联网还比较分散,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核心功能、应用价值需要加强探索研究,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价值尚持观望态度,平台发展的市场牵引力还不强。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未来三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并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不可改变的大势,对工业及产业发展必定产生“革命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业互联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紧紧抓住,尽力而为、不懈作为。

二、航天科工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实践

航天科工是战略性、高科技、国家级创新型骨干中央企业,承担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信息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不仅要加快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而且要发挥好央企的国家队作用,助力国家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航天科工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依托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优势,倾力打造了以云制造为特色,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平台INDICS,面向全社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推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支撑以“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为内涵的新业态体系建设,向着“万网融合、万物互联,数据融通、泛在服务,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云联化阶段不断发展。在国资委指导下,牵头联合30家央企共同打造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通过资源、数据、应用的融通建设,实现连接资源、承载价值、覆盖领域的规模化拓展,服务央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航天科工内部,打造协同共享制造平台,构建了“多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工作环境,有力支撑所有内、外部协作配套业务及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在线开展。建立了标准、技术、产品、分工四个体系的智能制造顶层工作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体系化推进智能制造。“十三五”以来改造及新建了上百条智能化产线和近30个智能车间,产品类型实现从工业基础零部件到总装总调各个层级全覆盖,积极探索实践适应多品种、多规格、变批量生产的数字化混批共线批生产能力,为智能制造落地起到先导示范作用。在实现生产成本降低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可靠性、生产本质安全性、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性,形成了多个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与可推广性的成果。

在外部,航天科工依托INDICS平台建设了22个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3个行业云、园区云平台,承担了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领域20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区域工业云+行业工业云”服务当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目前,航天云网平台在支持产业风险监测、云端供需对接与资源调配、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协同、金融服务等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展现出工业互联网的突出优势。特别是服务产业治理与供应链优化方面,做到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实时、准确、可控、可调,“打通堵点、疏通难点”,提升产业链水平,助力企业推进供应链转型,提高企业应变和协同能力。

三、努力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新格局形成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给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迈入“升级、提速、高质量”新发展阶段。技术上,工业互联网与新技术融合加快,特别是与5G、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升级为“智慧工业互联网”。应用上,工业互联网不断深耕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场景落地加快,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显现,并衍生出赋能产业链、产业生态数字化治理新场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产业上,工业互联网赋能价值愈加显著,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向各产业全面渗透,迈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持续探索挖掘工业互联网内在价值及发展规律的深入过程。发挥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聚焦增值赋能,着力把工业互联网建成创造价值的平台。要通过提升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为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产品、方案和服务。要紧紧抓住参与“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设备“上云上平台”等契机,加强哑岗位哑设备哑企业“三哑”改造治理,推动设备泛在互联、数据汇聚共享、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制造能力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助力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要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多元化应用场景,夯实工业互联网价值赋能及智慧服务、增值服务的技术基础,加强产品实践应用及产品系列化体系化发展,形成高水平高能量高价值的工业互联网产品体系及解决方案体系。

二是立足攻坚克难,着力把工业互联网建成富于创新的平台。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处在国际领先地位和第一梯队,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巨大应用场景和各种可能。关键是要加大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强5G工业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攻关,将工业及产业领域分散隐形的资源、能力、技术等要素充分挖掘出来,快速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与资源能力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做到绿色发展。要引导专业技术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关键技术能力,使之成为工业互联网关键能力的共同打造者。要加强应用创新,打造创新生态,特别要提供有效激励,引导软件提供商,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入驻,将其产品迁移部署至工业互联网平台,使之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的同盟军。

三是铆住协同共享,着力把工业互联网建成善于融通的平台。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产业融合赋予新机遇。融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融通资源、融通数据和融通应用等的作用,打通企业间的资源链、数据链、应用链,真正实现数据流、信息流、技术流、资源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基于工业互联网畅通流动,实现互联互通互融、共建共创共享共赢。要推动云端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云端企业运营管理优化、云端工业现场生产过程优化、云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优化,促进大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促进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将自身需求及制造能力向外开放,从而加强资源能力聚集、促进横向纵向协作、深化内外各方合作,形成持续良性发展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四是紧盯应急处突,着力把工业互联网建成彰显智慧的平台。从本质而言,快速响应能力、应急处突能力是工业互联网本身具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疫情期间,我国工业企业快速转产抗击疫情急需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充分显示了工业互联网在应急处突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构建用户需求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立足敏捷、快响、智慧、高效等原则,支持打造智慧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应对复杂局面的数字信息“图景”,如战略应急物资生产的企业数字全景图、产业链流通链的地域分布图等,实现应急物资的生产可快速动员、现场可实时动态监管、产能可精准预测调控、产品可全程跟踪追溯,支持企业实现工业能力快速转化、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及应急突发特殊情况。

总之,航天科工作为中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中,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加快实施数字航天战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与航天科工战略、组织、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深度融合,全面重构数字化价值体系、重建数字化组织和运营体系、重塑数字化文化和生态体系,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品和服务智能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智能化、企业数字化,打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联化为本质特征的新一代航天工业体系,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支撑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航天科工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汇聚行业优质资源,牵引社会协同创新,加速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产业链能力提升;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以数据资源反哺实体经济;加强与地方政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化合作,推动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建设;牵引用户需求,为更多企业搭上工业互联网发展快车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发挥大系统工程与信息治理能力融合能力强的比较优势,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探索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联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巩固平台基础,强化平台能力,深化平台应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早日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航天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