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原“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创中心)是航天云网公司与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合资共建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并于2022年3月完成增资扩股,与中国电信、海尔、四川发展等11家企业共同出资2.81亿元。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内首个的工业云制造领域省级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卡脖子技术、数字孪生工厂关键技术与云端制造场景支撑技术三个方向,聚焦高端制造中制造资源云化、工业知识软件化、数字孪生制造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工业云制造创新能力平台,突破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研发核心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装备,并进行技术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应用与技术产业孵化,弥补技术创新链条上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
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作为四川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种子选手”,受到国家工信部、四川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亲临指导,目前已作为四川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唯一种子选手,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国家级争创工作。
截至2022年5月,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册员工97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0%。入选四川省、成都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库10人次,获得成都市产业领军人才称号4人次,入选成都市高层次人才12人次,获得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称号6人次。
公司充分发挥航天云网公司及云制造创新联盟单位在工业云制造技术研发创新资源和能力优势,以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为基础,实现技术转移扩散、商业化应用、创新公共服务等主要任务,通过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云制造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围绕工信部云制造领域技术要求,面向我国工业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重点围绕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卡脖子技术、数字孪生工厂关键技术与云端制造场景支撑技术三大共性关键技术方向,细分制造资源/能力云化技术、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工业知识软件化技术、基于CPS的只能生产线集成技术、基于MBSE的智能工厂技术、数字孪生制造技术、云制造服务运营技术、虚拟工厂技术、云端制造技术等9个子方向,聚焦高端制造中制造资源云化、工业知识软件化、数字孪生制造技术等,建设工业云制造创新能力平台,突破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研发核心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装备。
核心技术能力如下:
1.开发平台技术体系:构建了以KVM私有云资源管理系统为底座的基础设施,为上层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接入、服务、应用提供资源支撑;打造了基于INDICS平台+BladeX、微服务开发架构的技术框架体系。
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能力:基于INDICS平台,具备区域级、园区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实施能力。
3.工业互联网园区云基础平台:基于INDICS建设了工业互联网园区云基础平台,可实现产业园区全域数据采集及处理。
4.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中台:基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了通用标识解析服务中台,可适配二级节点,作为其能力扩充应用基础。
5.企业微服务平台:基于blade-x及INDICS平台,开发了企业级微服务开放平台,可支撑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搭建。
6.工业应用定制化开发能力:具备基于工业微服务模块进行工业App定制化开发的能力,既能够借助工业微服务并行开发、分布运行的特点,有效发挥平台海量开发者接入、资源弹性配置、云化部署运行等优势,又能够利用工业微服务独立隔离、灵活调用的特点,克服工业App所面临的快速运维、持续迭代、个性化定制等问题。
7.企业智能化评估诊断能力:具备专业咨询实施团队,面向企业提供企业智能化诊断评估整体规划咨询服务。
针对园区管理部门,立足园区主导产业,深入园区规、招、建、监、管、服等要素管理,建设“全产业链”的产业园区生态体系;为上下游企业间提供协同设计、协同生产、智能排产、供需对接等云制造模式下的产业服务,实现园区智慧监管、环保低碳、安全应急、园区运营等全方位、多维度的管理与服务。目前已完成四川省产业园区云平台、江油园区云平台、渠县园区云平台等园区云平台项目等案例。
产业园区云产品架构
案例1:四川省产业园区云平台
案例2:江油园区云平台
案例3:渠县园区云平台
针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以制造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聚合服务商、工业企业、平台建设运营方等,共同打造数据、资源、服务、供需、交易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强化区域产业协同,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能力,助力产业区域升级。目前已完成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案例。
区域云平台产品架构
案例: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针对省市政府经信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涵盖标识解析区域节点和行业节点建设、管理及运营服务的3+3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轻量级的标识解析产品追溯、智慧售后、智能运维应用,提升区域、行业、企业间数据协同的场景应用,实现企业产业链的价值延展。目前已在装备制造、智慧交通、食品饮料、智能运维等方向落地应用。
标识解析产品架构
案例:某阀门有限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川公司作为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航天复杂大系统工程理论,以“云制造”为特色,面向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集群,提供智能评估诊断、整体方案设计、全流程业务梳理与再造、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方案、产线信息化改造升级方案、智能工厂云服务和改造效果评估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协同,赋能云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四川公司历年来已打造民航二所智能制造实验室、德胜钢铁数字化车间、国营川西机器厂智能化改造、西南铝产线智能化改造、四川晶科能源三期智能化产线项目、秦川物联网智能水表自动生产线等20余项部级/省级/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其中部级示范4项。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资质体系建设,目前已累计获得工信部、四川省、市、区各级50余项资质荣誉,其中荣誉包括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信部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部级荣誉6项;荣获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省级荣誉20余项,市级荣誉20余项,专业资质10余项。
公司成功完成增资扩股,11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2.81亿元。
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智慧产业园区特色专业型公共服务平台)。
公司入选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四川省产业园区云平台)。
公司被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被列入工信部2019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名单(重装云制造平台)。
公司获批成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公司名称变更为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云网本部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主平台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云网本部任务安排,结合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构建,全力做好区域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落地工作。以构建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为关键工作,以创新资源聚集、技术研究与转化、企业上云服务、试点示范应用、管理能力提升为重点工作任务。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聚资源、重科研、建生态、助上云、创品牌、强示范”的工作举措,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深化政企合作,打造四川数字经济新名片,建设西南区域工业互联网“增长极”和“聚集地”。